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成年人30歲之後,開始有肌肉退化的現象,若無運動習慣者,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肌力每年減少2%至4
%。退化速度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加速。肌肉量不足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傷口癒合能力變差;另外,因為大腿股四頭肌不夠力,無法穩定關節,退化性膝關節炎更容易找上門!有運動習慣者,可減緩退化速度。
肌少症!5警訊多注意
若出現以下症狀要提高警覺,很可能就是肌少症
1.走路遲緩:室內平地走路都有困難
2.握力下降:無法提重物
3.行動吃力:從椅子上站起來困難或爬樓梯困難
4.反覆跌倒:過去一年跌倒超過2次
5.體重減輕
超級犀利士
三種方法自測是否有肌少症
1.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然後轉身,再走3公尺,然後坐下,如果超過20秒可能有肌少症
2.以正常速度行走5公尺,如果平均每秒行走距離少於1公尺,可能有肌少症
3.雙手抱胸坐下再起身,重複5次,如果超過12秒,可能有肌少症
多吃養肌食物 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D
而營養方面,彭莉甯指出,有2種養肌營養素經常被忽略,分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D。蛋白質是組成肌肉的主要成分,但根據調查,大部分老人家的蛋白質攝取量都不夠,肌肉量自然會越來越少。
正常來說,如果沒有腎臟問題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取,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1到
1.2克的蛋白質;以6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需攝取60到72克的蛋白質。豆類、豆漿、蛋、牛奶、起司、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www.poxet.tw
曾有研究針對中風後期、活動力下降的老年人,補充2年的維生素D,再量測他們的第二型肌纖維,結果是沒有補充的人的2倍。透過補充維生素D,可以幫助提升肌肉力量,像是鮭魚、鯖魚等深海魚類,或是牛奶、蛋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自我檢查是否有肌少症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孟謙提醒,理想運動次數是每週3至5天,每次20~30分鐘,可依照各人肌耐力程度,選擇最適合中老年人的3大類運動:
1.強化心肺功能以及肌耐受力
有氧舞蹈、快走、騎腳踏車、游泳。
2.增進身體彈性以及平衡感
太極拳、徒手操、瑜伽。
3.重量訓練
啞鈴、彈力帶。
是否有肌少症-肌少症運動形式-什麼叫肌少症-肌少症菜單-肌少症看哪一科-肌少症預防-遠離肌少症-肌少症運動訓練-肌少症物理治療-肌少症衛教-肌少症成因 佳倍壯 , 威而鋼口溶錠100毫克的功效、正確用法及成分 , 壯陽藥該怎麼吃 , 犀利士 PDE-5抑制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