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男性泌尿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許多人常抱怨「小便尿不乾淨」、「夜裡總是要起床上廁所」、「頻尿導致睡眠品質下降」,這些症狀大多與攝護腺肥大息息相關。
根據統計,50 歲以上的男性約有一半會出現攝護腺肥大,而 80 歲以上男性更高達 80% 以上。雖然屬於良性疾病,但若不加以治療,可能引發膀胱與腎臟問題,甚至影響生活品質。
本文將深入探討:
攝護腺肥大為何會導致頻尿?
半百男子為什麼容易出現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肥大的影響與治療方式。
預防與保養日常指南。
攝護腺位於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隨著年齡增加,攝護腺組織會逐漸增生、腺體變大,進而壓迫尿道,造成排尿異常。
攝護腺肥大後,尿道像「水管被壓扁」,導致排尿不順、尿流變細。膀胱即使收縮,也難以一次排乾淨,形成「殘尿」。當殘尿過多,膀胱很快又有「想尿」的訊號,導致頻尿。
為了克服阻塞,膀胱必須更強烈收縮,長期下來會變得敏感,導致「膀胱過動症」,讓患者即使膀胱內尿量不多,也會感到急迫想尿。
攝護腺肥大患者,常因殘尿多、膀胱敏感而在夜間頻繁起床上廁所,嚴重影響睡眠。研究指出,夜尿超過兩次以上,就會降低睡眠品質,增加跌倒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 總結:攝護腺肥大造成的頻尿,主要是因尿道受壓、膀胱排不乾淨與膀胱過度敏感所導致。
隨年齡增長,睪固酮與雌激素比例改變,刺激攝護腺組織增生,導致腺體肥大。
50 歲以後,攝護腺細胞增殖速度增加,腺體逐漸變大,形成良性肥大。
有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發病機率更高。
肥胖、代謝症候群、長期久坐、飲食過油、缺乏運動,皆會提高攝護腺肥大風險。
???? 結論:年齡是最大風險因子,因此「半百男子」有一半會面臨這個健康課題。
頻尿:白天小便超過 8 次、夜間超過 2 次以上。
尿急:突然想尿,難以忍耐。
排尿困難:尿流變細、需要用力、尿線中斷。
殘尿感:小便後仍覺得膀胱沒排乾淨。
滴尿:排尿後還會有滴滴答答。
急性尿瀦留:嚴重時可能完全尿不出來。
膀胱受損:長期過度收縮,導致膀胱肌肉失去彈性。
泌尿道感染:殘尿成為細菌溫床。
膀胱結石:尿液滯留增加結石風險。
腎臟受損:嚴重時尿液回流,造成腎水腫甚至腎衰竭。
???? 提醒:攝護腺肥大並非小病,若放任不管,可能演變成嚴重泌尿與腎臟疾病。
減少咖啡、茶、酒精。
睡前少喝水。
增加運動,避免久坐。
控制體重與血糖。
α-阻斷劑:放鬆膀胱頸與尿道,改善排尿。
5-α 還原酶抑制劑:縮小攝護腺體積。
合併療法:雙重作用,適合中重度患者。
當藥物無效或症狀嚴重時,醫師會建議手術:
經尿道攝護腺切除術(TURP)
雷射治療
微創攝護腺剜除術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肥大風險。
飲食清淡:少油炸、高脂肪食物,多攝取蔬菜水果。
避免久坐:長時間壓迫會影響前列腺血流。
定期檢查:50 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年泌尿科檢查一次。
攝護腺肥大是半百男子的常見問題,有一半以上會出現症狀。
頻尿的原因來自於膀胱排不乾淨與膀胱敏感。
若放任不管,可能導致膀胱與腎臟嚴重損害。
透過 生活調整、藥物與手術,大部分患者都能改善症狀,重拾正常生活品質。
???? 一旦出現頻尿、夜尿或排尿困難,建議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Q1:攝護腺肥大和攝護腺癌是一樣的嗎?
A:不一樣。肥大是良性,癌症是惡性,需靠檢查區分。
Q2:頻尿一定代表攝護腺肥大嗎?
A:不一定,也可能是膀胱過動症、糖尿病、泌尿道感染。
Q3:攝護腺肥大會不會自己好?
A:不會,通常會隨年齡逐漸加重。
Q4:攝護腺肥大一定要手術嗎?
A:不一定,輕中度多數可用藥物控制。
Q5:喝南瓜籽油或保健食品能治療攝護腺肥大嗎?
A:部分有幫助,但不能取代正規治療。
Q6:攝護腺肥大會影響性生活嗎?
A:部分藥物或手術可能影響射精,但勃起功能多數不受影響。
Q7:攝護腺肥大會遺傳嗎?
A:有家族史的人,罹患機率較高。
Q8:夜尿是攝護腺肥大特有症狀嗎?
A:不是,睡眠品質差、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導致夜尿。
Q9:怎樣檢查攝護腺肥大?
A:常見檢查包括超音波、直腸指診、尿流速檢查、PSA。
Q10:攝護腺肥大患者能運動嗎?
A:可以,適度運動如散步、游泳、瑜伽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