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血壓忽高忽低 ,血壓穩定的高不可怕,很多老人的血壓都是保持140~150毫米汞柱,可怕的是血壓高高低低不穩定,這比持續高血壓對血管所產生傷害還要大。其實,人的血壓值本來就處於波動狀態,只不過這種狀況在年紀大的老人家身上特別明顯,因為血管隨年紀堆積脂肪而硬化,彈性較年輕人差,更容易受到氣溫和情緒影響,導致血壓起伏、高高低低
雙效果凍威而鋼
註: 所有的壯陽藥,如威而鋼,犀利士及樂威壯,均具有擴張血管功效,也有降血壓功能,服用前要注意建議與降血壓藥至少隔4小時
血壓忽高忽低 比長期高血壓更傷腎臟
醫師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的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將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殘餘腎元的血流量必須增加,這會對腎元造成惡性循環的損害。
所以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醫師建議,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愈差,血壓就愈不易控制,因此治療上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血壓愈低,對腎臟愈有保護作用,愈能減緩腎功能惡化。
患有腎臟病未洗腎者 日常這些事要注意
對於患有腎臟疾病還未洗腎的患者,醫師表示,飲食調控更是關鍵,像是喝水要少量頻飲,原則上當日水份攝取=前一日;排出+500~700毫升,避免喝酒以及突然大量灌水,腎衰竭者尤需注意每日體重勿增減太多,儘;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味精最好不要用,以免容易口渴喝入過多的水分。
此外,還要控制鈉鉀磷在身體的穩定,過;的鹽份會造成腎衰竭患者高血壓或水腫;一天建議攝取的鹽;約為3~5公克。平時多補充高鈣食物來穩定身體的磷。
控制蛋白質 減少尿毒產生
若要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但只要腎臟病人排;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若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值得一提的是,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醫師提及,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但是往往患者會因為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自己營養不良;原則上攝取優質蛋白50~75%來自動物性蛋白質,如魚、猪、牛、羊等肉類、蛋、牛奶混和食用,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麵粉及其製品、蔬菜、水果供給。
不可自行購買成藥服用 定期篩檢降風險
此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自己抓的中草藥可能含有腎臟毒性,不可自行服用。醫師建議,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以了解目前身體的狀況。
根據健保局統計,全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20歲以上民眾每四人就有一人高血壓,且比例隨年紀增加,到了50歲近半數人有高血壓,60歲以上則飆升到七成多,穩定控制的比例卻不到三成。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良,全身血管和器官都有病變風險,隨之而來的疾病有動脈阻塞、冠心症、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衰竭等。
不過,相較於高血壓,忽高忽低、不穩定的血壓更危險。研究顯示血壓高高低低將提高腦中風的機率,而低血壓幾乎沒有徵兆,常常在幾秒之間人就暈倒、昏厥,甚至休克,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風險很高。
多位醫生異口同聲強調,最重要的是定期且正確地量血壓,掌握血壓的長期波動,才能好好控制血壓。
短時間內血壓忽高忽低,血壓忽高忽低自律神經,血壓不穩定的原因,血壓為什麼不穩定,血壓忽高忽低可以打疫苗嗎,血壓忽高忽低要看哪一科,血壓忽高忽低頭暈,吃血壓藥血壓太低